2014-08-22 11:16:04|来源:海外网|字号:
8月18日-20日,由广西南宁市承办的2014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文化走亲东盟行”首站在狮城新加坡成功举行,广西粤剧与壮医等广西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在新加坡大放异彩,深受狮城人民的喜爱与热捧。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肖江华、科技参赞宋德正,新加坡中国商会、新加坡广西暨高州会馆、新加坡岡州会馆、新加坡亚太表演艺术研究院等负责人分别出席了在新加坡举行的“文化走亲东盟行”系列活动,当地华人华侨、社区市民、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游客则饶有兴趣地观看演出或体验活动,一起感受壮乡文化的独有魅力。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文化相通,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城市、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重要桥头堡,举办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项目——“文化走亲东盟行”具有特别的意义。今年适逢新加坡为201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轮值国,由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广西文化厅支持、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此次“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将充分发挥南宁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先行先试的典范作用,首站进入新加坡,紧接着第二、第三站将深入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以“走”促亲,以“”亲”连“心”,加深广西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进行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强化南宁、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亲缘关系,促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品质升级。
深入社区,加深与当地群众的交流成为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以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于维钢为团长的文化交流团,连日来分别走进新加坡岡州会馆、新加坡广西暨高州会馆、新加坡杨厝港民众俱乐部、新加坡同济医院、新加坡娘惹文化展示馆、新加坡女皇镇民众俱乐部等地,分别举行了“文化走亲东盟行”启动仪式、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粤剧《罗摩衍那》演出、传统壮医文化讲座等六大场次有较大反响的文化交流活动。所到之处,均掀起了一股股观摩广西粤剧、体验壮医等非遗活动的热潮。
《罗摩衍那》为印度古老史诗之一,后被改编成各种民间故事、舞台剧本,在东盟国家和地区广受众欢迎,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旗下的南宁市戏剧院通过移植改编方式排演的《罗摩衍那》,在8月19日晚和20日晚分别在新加坡杨厝港民众俱乐部和新加坡女皇镇民众俱乐部倾情演出,极大地拉近了广西粤剧与当地民众的距离,受到了社区民众的热捧。
在开幕式上,好戏连连。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获得者、广西粤剧传承人黄俊成,与新加坡粤剧表演艺术家胡慧芳同台联袂演唱了粤剧经典名曲《易水送荆轲》,唱出了中新人民携手合作的心声,掌声不断。
广西的壮医,此次也乘载着“文化走亲东盟行”这只“文化舟”首次飘洋过海,让新加坡当地的市民亲身体验到了来自壮乡壮医的神奇魅力。经筋疗法代表性传承人韦英才系广西壮医医院常务副院长、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今年获得了2014年度中国医学最高奖——“中国医师奖”,其独创的壮医经筋疗法,采用经筋摸结诊病术和解结治病术,诊治头、颈、肩、腰、腿痛及奇难痛症,疗效神奇。慕名而来的当地市民亲身体验,均惊叹于其独到的疗法而对壮医情有独钟。
据韦英才介绍,壮医经筋疗法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而实践源于壮族民间“松筋术”,多年来埋没于民间,近年来由广西民族医学专家发掘形成。在临床上,以经筋摸结诊病,运用理筋手法、针刺加拔罐等综合疗法,达“松筋解结”之功效,为疑难杂症诊治开辟新途。
壮医目诊代表性传承人李珪,精通壮医目诊全套技艺,能观目症病,即通过观察其色彩、形态变化可发现疾病,可谓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乃壮族独有的望诊技艺,她的出现也成为当地市民追随诊病的一个“风景线”。
作为壮族传统手工技艺的壮族刺绣、有“壮族吉祥物”美誉的上林渡河公、展示壮族女子手灵心巧的壮女赛巧,以及我国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在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介绍下进行了精彩的展示。(谢中国)
壮医 粤剧 目诊 东盟国家 文化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