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化部长:华文媒体肩负打造文化产业重任

2016-06-03 09:22: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傅海燕(左)和父亲傅超贤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为晚晴园的新特展《无限江山笔底收:新加坡早期中文报业》主持开幕仪式说,新加坡早期中文报业的兴盛,不仅激发社会的进步,也滋养了本地文化发展。早期的华文报刊维系海外华人和故乡之间的联系,提升华侨的语文水平,传播新颖内容和思想,也丰富了华社的文化生活。

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曾是东南亚的华文报章中心。傅海燕认为时至今日,新加坡华文媒体作为早期华文报刊的继承者,依然需要挑起重任,持续为本地民众提供富有本地特色的内容,打造新加坡文化产业,并对建立国家共同意识做出贡献。

傅海燕28日下午为晚晴园的新特展《无限江山笔底收:新加坡早期中文报业》主持开幕仪式说,新加坡早期中文报业的兴盛,不仅激发社会的进步,也滋养了本地文化发展。早期的华文报刊维系海外华人和故乡之间的联系,提升华侨的语文水平,传播新颖内容和思想,也丰富了华社的文化生活。

她说:“随着新加坡经历建国与发展,华文报刊在多元文化的交融影响下,促成了本地独特华人文化的形成。”

她指出,报刊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但是报刊提供新资讯,传播新知识,让大家不用走出家门就能知道世界发生的事。

傅海燕说:“我们现在能通过不同管道,例如手机、网络、电视和广播获取新闻资讯。但在早期的新加坡,华文报刊可是少数,甚至是海外华人唯一的信息来源。”

这个以本地华文报业史为主题的展览对傅海燕别具意义,因为她家有两代长辈都从事新闻工作。她祖父傅无闷曾经在《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当过主编,昨天陪她出席活动的父亲傅超贤也当过记者,一生事业与报业密不可分。

特展追溯了新加坡中文报业二战前横跨60年的发展,让大家了解报章对中国和海外华人的巨大影响。大家能从46件文物和59幅影像画面中,看到华文报刊从晚清时期传达朝廷要闻的官报(如《京报》),慢慢演变为民众抒发观点的民报。

傅海燕说:“特展不仅讲述了本地华文报刊的发展历史,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新加坡早期报业先驱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了创造更好的社会,改善民众生活而做出贡献。”她希望大家能学习先驱的坚韧不拔、勇于创新,以及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继续为新加坡社会的发展努力。

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董事会主席吴学光说,二战以前,新加坡创办的报章是本区域华人获取中国最新消息的主要来源,也保留了华人的文化与身份认同。回顾早期报章,就能清楚看到海外华人社会的演变和历史。

他说,展览让公众有机会深入了解华社先贤在文化与传播领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了解华文报历史和渊源。其中,薛有礼创办的《叻报》,张永福和陈楚楠合办的《中兴日报》,胡文虎的《星洲日报》和陈嘉庚的《南洋商报》等,更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华商尽心回馈社会的精神。(谢燕燕)


责编:吕文宝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