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 评论 资讯 财经 华人 台湾 香港 历史 社区 视频 新加坡 德国 荷兰 滚动

新加坡研发“条码”装置 植入3D打印可辩产品真伪

2017-01-24 09:24:16来源:海外网 字号:

1485221269395185.jpg

海外网1月24日电 据《联合早报》报道,三维打印技术往后会更普及,南洋理工大学正在与企业合作研发类似于产品“条码”的装置,可植入三维打印产品,以更好地辨别三维产品的“真伪”。

这个研究项目是全国增材制造创新组合(Nation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Cluster,简称NAMIC)资助的其中一个项目。

NAMIC2016年3月设立至今支持了39个研究项目,拨款约380万元,此外企业也为这些政企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投入约280万元。

三维打印属增材制造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据研究公司Gartner2016年的报告,到了2020年,全球将有75%的制造商会使用三维打印工具等来制作产品。

力促研究成果 转商业用途助降低成本

贸工部长(工业)易华仁前年宣布成立NAMIC,希望把我国公共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的研究成果,转为商业用途,旨在协助企业降低成本,把增材制造技术纳入核心业务。

NAMIC是由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新加坡标新局、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联合推出。制造业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20%。

贸工部常任秘书罗锦贤昨天为NAMIC的正式推介仪式暨增材制造研讨会担任嘉宾。他指出,NAMIC旗下的南大新加坡3D打印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医药科技三维打印中心,以及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数码制造与设计中心,在促进公共机构和私企协作,将研究转为实际的商业用途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四年内向千家企业推广

他说:“未来经济委员会将先进制造技术列为新加坡具发展潜力的项目。确保制造业能使用先进技术如三维打印来提高生产力、创造新产品和营运模式至关重要。”

自成立以来,NAMIC已同超过380家企业与机构联系。接下来四年,它计划通过工作坊、业界联系活动等向1000多家公司推广三维打印技术。

NAMIC执行董事何兆欣博士指出,NAMIC所支持的研究项目,以生物医疗、设计、宇航类居多。“传统制造技术还是有保留的必要,但我们也想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利用三维打印,以经济实惠的方式,开发产品和模型。企业面对的主要障碍是技术成本高,NAMIC旗下的大学研究中心能为他们提供这方面的资源。”

一些获NAMIC支持的研究项目包括:南大将开发能打印人体组织的技术,以及能辨别三维产品原创性的技术;国大将研发能监控三维打印品质的软件,避免耗时耗原料;新科大则会开发能为火箭固体燃料打印样板的技术。(胡洁梅)

 

责编:关皓、许雪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