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离开福清的新加坡侨眷:港头侨联"义工"主席

2017-11-14 09:22:38来源:海外网 字号:

中国侨网2017年,陈言栋在新加坡受到新加坡福清会馆的热情接待。

2017年,陈言栋在新加坡受到新加坡福清会馆的热情接待。

 海外网11月14日电 据《福建侨报》消息,陈言栋,男,54岁,新加坡侨眷,现任职于福清市港头镇侨联。

 父亲从出生到去世,没有离开过福清港头镇,而他的大哥和弟弟们却都在新加坡。虽然他没有出去,却与海外的乡亲关系密切,也正是这个原因,父亲是港头侨联第一任主席,是没有报酬的“义工”……

 一

担任福清港头侨联副主席兼秘书的陈言栋。

 现在福清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体现出侨乡的美丽景色。但如果时间倒退到上世纪初,那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情景。

 听父亲说,那时的福清非常贫困,尤其家在农村的人,可以说贫困到了极致,没有田地的人家,能有地瓜或者米糠吃,算是能“度日”,而大部分的人家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因此那时的人要么营养严重不良,要么早早命丧黄泉,每家都有血泪史。

 父亲的那个年代,家里人口众多,祖父有5子2女,父亲陈亚义排行第二,上面是大哥陈亚荣,下面是弟弟陈亚祥、陈亚瑞、陈亚兴。那时港头十年九旱,所租种的地年年欠收。有一年,雇主上门讨债,见家里一无所有,对祖父说:“今天,你即便把老婆、孩子都卖掉,也得偿还你所欠下的租金。”

 那时三叔陈亚祥刚出生,祖父觉得无力养活他,就打算送给别人。正好一个油行老板的亲戚没有孩子,也想要孩子,于是祖父和祖母商量后就答应了。

陈言栋叔叔陈亚瑞夫妻与员工共同庆祝新加坡“瑞春”店创办55周年。

 就在来人要抱走三叔时,被还只有6岁大的大伯陈亚荣看到,他把弟弟紧紧抱在怀里,死活不让抱走。见此情景,来人只好离开。

 二

 去年,家族准备修家谱,由于父辈这代保存的史实很少,仅剩新加坡陈亚瑞四叔一个当事人,于是我赶往新加坡面见叔叔,听他讲讲那个年代的故事。

 说起过去,叔叔像有说不完的话,也许当年的艰苦让他刻骨铭心,越是到了老年,过去的事情就越难以忘怀。

 在他的回忆中,大伯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正是由于大伯有着浓浓的手足情,才使得三叔最后留在了家里;也正是由于大伯,两个叔叔到了新加坡后,在他的鼎力帮助下得以生存发展;更是大伯有着一份对家乡的感情,因此在他的感召下,他们兄弟才坚持为家乡捐钱捐物,以致我父亲虽然没有出国,一样投身爱国爱乡的事业。

 抗战爆发时,本就饥寒交迫的一家人,又遇上了日本占领福清,加上肆掠的瘟疫和抓壮丁,生活似乎到了绝路。

陈言栋夫妇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的儿子合影。

 一次,祖父带着大伯逃到江镜姑夫家,知道有人往南洋跑,于是大伯就跟着别人上船,匆忙的远行,大伯身上几乎没有一片钱,没有行李,但为了“活命”,只能是这样的离别。

 大伯走后,全家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了父亲身上。父亲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不仅养活了全家,还让小叔陈亚兴读上了书。多年后,上过大学的小叔说,他能上学全靠兄弟帮忙。

 三

 上世纪初的新加坡,比灾难深重的家乡好许多。大伯一到新加坡就感到特别的兴奋,毕竟那里经济发达,只要肯干活,就有饭吃。于是大伯从拉人力车开始,一步步地融入到了新加坡社会。

 他把第一年挣的钱用来还去新加坡的船票,第二年就将钱寄回福清老家。祖母看到儿子这么快能寄钱回来,特别高兴。如果说那不多的钱,对于我们家来讲,就是“救命”钱,那么在钱的背后,带来的喜悦是一种溢于言表的幸福。

 为此,祖母就四处张罗为大伯物色妻子,但这一切远在新加坡的大伯却完全不知道,直到抗战胜利后,大伯才从来信中知道,此时的他已经结婚,并生了两个孩子。

 “父母之命比天大”,为此而纠结的大伯只好将情况告诉了岳父。他的岳父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大伯到新加坡除了自己努力以外,遇到的“贵人”就是后来的岳父。没想到岳父同情他的遭遇,同意他回乡娶妻,因此我才有了两个“伯母”。

 大伯第二次“成家”后,生有一个女儿,之后将母女接到了新加坡,两家人一起生活在新加坡。

 四

 1947年与1948年,两个叔叔分别去了新加坡,虽然都是以“打工”开始,但与大伯当年的下南洋情况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四叔陈亚瑞聪明伶俐,对商业有着独特的敏锐眼光,常常能抓住最好的商机,进行投资经营,他所经营的“瑞春点心店”已经成为了新加坡惹兰勿刹的地标性名词。

 大伯从很早就开始为家乡捐款捐物,但毕竟有“两个家庭”,到后来为家乡做善事有点力不从心。四叔陈亚瑞知道后,就将此事担当起来。之后,三叔陈亚祥也开始义不容辞地为家乡出钱出力。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伯伯和叔叔们从捐资打水井开始,之后寄粮油产品、布匹等接济乡亲。改革开放后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慷慨解囊、捐资兴学,他们多次受到福州市政府、福建省财政厅、省教委等单位表彰,乡亲们也送匾立碑,以示纪念。

 除了捐资助学外,1979年他们捐建沁塘至湖山道路,捐资福清海联会、石竹寺凉亭、龙田和港头侨联以及村里的道路改造。

 上世纪70年代初,四叔时隔20年回乡探亲,看到家乡还非常贫困,他将带的钱分给乡亲,有的人捧着10元钱手在颤抖。他后悔没有多带钱回来,但他相信家乡落后面貌一定会改变,因为福清人最能吃苦耐劳,最能打拼创业。

 五

 时间过得很快,家乡也变化得很快。

 很多父辈们没看到的现在都有了,很多想不到的现在都实现了,以前那种为了温饱的生活,现在小康了,人们朝着更加幸福的目标奔跑,华丽的洋楼、好车豪车四处可见。

 以前人们为了出国讨生活而趋之若鹜,现在想出去的人没有过去那么多,人们在自己家门口创业,在自己的家乡里致富。但不管生活改变了多少,家乡的人都不会忘记曾经的贫苦,不会忘记那些背井离乡的亲人,尤其不会忘记海外乡亲为家乡做的贡献。

 ……

 港头镇是一本书,记载着父辈们的故事,除了我的大伯叔叔外,还有王命忠、黄礼康、余孔亲、郭全俤、王命仁、薛天然、薛天顺、余孔水、余孔琳、余孔桂、叶立贵、何鉥先、韩金福、薛翔云、薛命营、林福平等,他们先后为家乡捐资了1亿多元的钱和物。

 这或许是他们的一份心意,也是他们的一份乡愁。(陈言栋/口述 林小宇/撰文)

责编:关皓、朱剑宇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