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假网站骗人一再得逞 专家分析受骗三原因

2017-12-25 14:02:18来源:海外网 字号:

海外网12月25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频频出现各类套取个人和银行资料的假网站,但仍有公众不断上钩;辅导员分析,贪小便宜、惧怕心理及缺乏与外界沟通,是坠入这类骗局的三个主因。

星展银行和新加坡航空公司是最近“中招”的两家机构。当受害人点击冒用这两家公司发出的电邮链接,就会被引入钓鱼网站,跟着信用卡遭盗用。这是继上个月“假警网”出现后,另两起曝光的系列诈骗案。

新加坡警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的网络电邮诈骗案共160起,涉款约2100万元,比去年同期124起共1740万元来得多。

本月初,一名20岁男子接获声称是“新加坡警察”的来电,指他涉嫌洗黑钱。男子接着被引入假网,提供银行资料后,户头里的5600元不翼而飞。

尽管这类网站骗案不时见报,警方也多次提醒公众保持警惕,但仍有公众持续受骗。

触爱家庭服务中心资深辅导员陈汉锡受询时表示,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缺乏相关知识及信息。

他说,乐龄人士对科技产品的认知水平低,容易上当;年轻人则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脱节,鲜少吸收现实生活中的资讯

他解释,现代人的感情生活相当空虚,把情感寄托在网上,容易掉以轻心,“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把时间专注在互联网上,不看报纸和电视,自然就不知道有关骗案的信息了。”

不法分子利用惧怕心理行骗

飞跃社区服务执行主任凌展辉则表示,惧怕心理也是导因之一,“假警网”就是一个例子,因为大部分人在与警方和政府部门等接洽时都格外担心,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点来行骗。

“如果警察来电找我,我肯定会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基于害怕,导致他们无法理智思考,容易受骗。”

他说,基于贪小便宜的心理,不少人对网上“好康”深信不疑,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比如超低价机票,一些人以为自己“捡到宝”,不想错失机会,最后却发现坠入骗局,得不偿失。

陈汉锡表示,类似假网站几可乱真,难以分辨,特别是年长人士。他建议子女多关心及教育长辈,相互提醒。

他也说,人们也应该多参与社交活动,把情感寄托在亲情及友情上,特别是单身人士,时刻保持警惕,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不会轻易上当。

凌展辉也指出,一些受害者本身教育程度不低,却因为贪小便宜而掉入陷阱。他提醒公众不要轻信那些“便宜得不可思议”的交易,以免因小失大。

新加坡警方早前也发文告提醒公众提防“钓鱼”网站,安全的网站网址开头用的是“https:”,而不是“http:”。发现信用卡有不法交易时,应立即通知银行。

公众可拨反诈骗热线1800-7226688,或上网了解更多详情。


责编:关皓、朱剑宇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