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电子产品出口是1997年有相关记录以来最差表现——

新加坡经济增长“压力山大”

2019-08-07 13:45:37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新加坡经济失速,主要原因是受全球贸易局势紧张、电子产品出口走弱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但新加坡政府不认为全年经济会陷入衰退,在应对短期挑战和帮助受影响者的同时,会继续关注中长期发展,将继续推动产业转型,打造更强劲的企业,实现经济发展。

7月份以来,新加坡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二季度经济数据。出乎预料的是,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石油国内出口数据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为负增长,让经济师和企业家们大跌眼镜。人们不禁担忧,在上半年经济仅增长0.6%的情况下,下半年经济状况能否出现好转,全年预期增长目标能否实现,亦期望政府能拨云见日,带领大家共克时艰,实现经济发展。

经济下行幅度出乎预料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7月初率先公布的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新加坡制造业在经历长达32个月扩张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萎缩,6月份指数为49.6,仍低于50荣枯线水平。

新加坡贸易工业部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第一季度环比萎缩3.4%,与2018年同期相比仅增长0.1%,成为新加坡经济近10年来最差表现。贸易工业部相关数据显示,新加坡6月份的制造业同比萎缩3.8%,延续了之前0.4%的跌势,主要是电子业和精密工程领域产值萎缩所致。在公共领域项目的支撑下,建筑业扩张2.2%,略低于第一季度的2.7%。服务业增长1.2%,与第一季度持平,金融与保险、其他服务领域以及资讯和通信领域取得增长。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非石油出口额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17.3%,连续4个月出现两位数萎缩,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的9.6%,出口贸易出现6年来最严峻下降趋势。其中,电子产品出口下降幅度同比高达31.9%,创造了22年来的最大跌幅;非电子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2.4%。制造业产值连续4个月下滑,6月份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6.9%,是三年半以来的最大降幅。

三大因素导致经济下行

此间分析认为,新加坡经济失速,主要原因是受全球贸易局势紧张、电子产品出口走弱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

新加坡经济过于依赖贸易市场环境。新加坡2018年进出口贸易额是国内生产总值的300%,服务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4%,私人消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8%。新加坡作为体量不大的开放型经济体,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十分突出。中美经贸摩擦、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影响,企业和消费者普遍对经济增长信心不足,因而对新加坡进出口贸易造成重大影响。

电子产品出口进入下行周期。与2018年同期相比,新加坡6月份的电子产品出口减少31.9%,幅度略大于5月份的31.6%。其中,集成电路、个人电脑和磁盘媒体的出口下滑最多,分别萎缩33%、44.6%和41.7%。新加坡经济专家分析指出,今年6月份电子产品出口是1997年有相关记录以来最差表现。除此之外,美国对中国、日本对韩国实施电子产品出口限制,也导致新加坡电子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影响产品出口。6月份,新加坡除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增长1.5%外,对中国香港特区出口下滑最多,减少38.2%;对中国出口减少15.8%,对欧盟28国出口减少22.1%。因中国是新加坡第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对中国出口连续4个月萎缩,使得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对中国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95%,创下2016年上半年以来对中国出口的新低。

实现增长目标难度加大

7月中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新加坡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从2.3%调低为2.0%,中期经济增长预测确定为2.5%左右。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新加坡经济基本面向好,金融领域稳健,完全有能力应对严重的外部冲击。

面对2009年以来最糟糕经济增长表现,以及下半年可能出现的经济技术性衰退风险,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日前表示,目前政府不认为全年经济会陷入衰退,如通信业和建筑行业仍将表现强劲,政府在应对短期挑战和帮助受影响者的同时,会继续关注中长期发展,将继续推动产业转型,打造更强劲的企业,实现经济发展。

新加坡贸易工业部长陈振声也于日前表示,新加坡目前面对的挑战与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不同,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并未突然丧失信心而导致新加坡经济陷入下行周期,呼吁全社会对未来经济形势无需恐惧,政府会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应对。

新加坡贸易工业部已于5月份将经济增长预测从此前的1.5%至3.5%向下收窄到1.5%至2.5%。多位经济专家分析称,根据上半年的经济表现,贸易工业部和金融管理局正在评估1.5%至2.5%的增长预测,8月份不排除将年增长率再下调为0.5%至1.5%。

为防止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预计下半年新加坡政府将会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经济刺激措施,如放宽货币政策、减缓新元升值步伐;为中小企业提供税务减免和融资便利;暂缓收紧服务业外劳顶限;加快企业转型步伐;加大开拓周边国家贸易市场等。(蔡本田)

责编:张青津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