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歌台文化:一种华人文化的前生今世

2020-07-01 15:09:18来源:中国侨网
生成海报
字号:

中国侨网7月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歌台是新加坡独特的文化,有其特殊意义。新加坡歌台文化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末,那也是许多中国歌舞团南来献艺的年代。战乱期间,艺人都无法回国,有些选择留在新加坡,从而造就歌台文化的前身。

7月3日,新马娱乐文史研究者苏章恺将进行线上讲座,主讲“舞榭歌台,前生今世”,他将谈到1942年新加坡最早的一家歌台“大夜会”,并讲述新加坡歌台文化历史。

研究艺人而认识歌台文化

苏章恺过去除了致力于研究潮州戏曲,也持续多年收集庄雪芳、王沙、野峰等新加坡早期艺人的资料,曾经与他人联合编辑《雪霓芳踪庄雪芳》,掀起一阵庄雪芳热。2019年年底,苏章恺编著的《弟喂!做人阿甲阿甲就好》由潮州八邑会馆、南华潮剧社、杨启霖潮州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出版,同样掀起新加坡本地人对“喜剧双宝”的怀旧热潮。据了解,他12岁时就开始搜集“喜剧双宝”的资料,直到2019年才将多年积累的心得整理结集成书。

苏章恺说,从旧报章的歌台演出广告等历史文物,可寻找到本地舞榭歌台的前生今世。他本身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庄雪芳、王沙、野峰等新加坡早期艺人,对早年新加坡歌台的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庄雪芳、王沙、野峰都是歌台出身,更是早年本地歌台的代表人物。庄雪芳曾在歌台演唱,十几岁就在歌台走红。王沙、野峰更不在话下,在歌台文化占有一席之地。苏章恺说,因为研究庄雪芳、王沙与野峰的缘故,为了寻找他们三人的资料,从中也找出了很多歌台的资料,很自然地接触到本地的歌台文化,从中了解到,过去的歌台跟自己成长时期所认识的歌台原来很不一样,因此渐渐地成为自己研究的一部分。

本地首个歌台始于日据时期

一般认为,新加坡本地歌台最早始于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时期,第一个歌台就是日据期间在大世界游艺场设立的大夜会歌台。但苏章恺认为,由于资料的关系,大夜会歌台之前是否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歌台,目前还不肯定。

早年的歌台一般结合了茶楼、茶馆文化,听众到歌台去,在那边喝杯茶、点个饮料,而歌台有乐队和歌手演唱,客人享受歌台提供的娱乐节目。

苏章恺说,早年歌台的阵容并非很大,从旧报刊的资料知道,那时候的歌台基本上都是四、五个成员组成的乐队,以及三、四个歌手。大夜会歌台出现之后,本地后来又出现了名为“安娜食堂”的歌台,另外还有体育馆歌台、愉园等舞榭歌台,这些歌台形成了新加坡最早的歌台文化雏形。

1945年日军投降后,大世界游艺场出现新创办的仙乐歌台,这也是新加坡在战后出现的第—家歌台。

歌台文化随时代改变

歌台演出在声色光影下一路走来,从黄金时期走到低谷,又从低谷得到转机,历经沧桑变化后,在新时代以新面貌出现。

苏章恺说,这些年来,本地歌台文化随着时代发展一直有所变化,其中经历了高低起落的发展和变迁,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歌台文化。例如1950年代初的歌台,文化底蕴较深,有合唱、大合唱,甚至上演曹禺名剧《雷雨》等话剧,因此吸引了很多文教界人士前去观赏,观众中就包括了报社编辑、学校校长、教师等文化人。

1970年代一度兴起流动歌台,因中元会、商会的邀请而设,因为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所以称为“流动歌台”。八九十年代,随着甘榜(马来语:村庄)的大量消失与组屋区的规划、形成,歌台又有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草根性较强的表演。

为了迎合小市民,本地歌台后来渐渐走向通俗化,甚至给人低俗的感觉。21世纪初期,歌台一度往下坡路走,歌台艺人在当时也被认为是“路边摊”艺人。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有本地导演执导了一部以歌台为题材的电影,使到人们又关注起歌台文化,也使到歌台文化有了转机,吸引了不同阶层的歌台观众。

苏章恺说,因为疫情的关系,歌台也进入了摄影棚、直播间,至于在摄影棚录制的直播秀、直播歌台会不会成为歌台的新常态或是新趋势,这就要请大家拭目以待了。(黄涓)


责编:张青津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