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新加坡>> 正文

新加坡社区中心:公共服务多样化

2015-06-24 09:12:13|来源:中国文化报|字号:

  社区中心在英国、美国等地很常见。在西方,社区中心的建设起步于20世纪初,主要服务于草根阶层。“二战”结束后,英国将社区中心的理念带到了当时英属的各个殖民地,比如新加坡。如今,社区中心已经和公共组屋、小贩中心一道成为新加坡的代表性事物。目前,新加坡境内共有106家社区中心,归人民协会管理。成立于1960年的人民协会是新加坡具有官方色彩的群众组织,其希望达到“将人民联合起来”的目标。社区中心的具体运营均由志愿者负责。

  社区中心的发展史

  在新加坡成立最早的中峇鲁社区中心(民间自行设置)可以追溯到1948年。该中心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自修教室、露天影院甚至是低价的理发服务。1951年,政府开始建造社区中心,于是实龙岗和实乞纳两家社区中心在1953年正式开放。

  20世纪60年代的新加坡社会并不稳定,这段时间社区中心仿佛雨后春笋般先后建立了100多家,仅1961年就建立了60家。社区中心的建设具有规划性,政府明确要求一定区域内必须要设置社区中心,以此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提供各种服务。伴随着建设浪潮,新加坡各个离岛居民点也纷纷建起社区中心。到60年代末,新加坡共建设了7家离岛社区中心。

  在之后的近20年里,随着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社区中心除了结构和建筑日益现代化,内部设施设备的配置以及提供的各种服务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通货膨胀,社区中心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种低价基本必需品。到了80年代,社区中心开始配置有健身馆、工作室、计算机房和多功能厅等多样化的功能分区。

  进入90年代后,新加坡很多社区中心都被改名为社区俱乐部,很多现代化的社区中心都升级成为了休闲娱乐中心,有游泳池、图书馆、咖啡馆和餐厅等。

  社区中心功能多样化

  从一开始,新加坡的社区中心就有着多样化、综合性的功能,主要提供公共服务、信息交流和社会融合等。

(责编:孙露文)

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社区中心,onePA,新加坡经济,二战,公共服务

聚合阅读

猜你喜欢

一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