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0 08:58:00|来源:海外网|字号:
1970年代,随着中苏交恶等国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提出“一条线和一个面”的战略思想,争取团结各国政府共同对付苏联在东南亚的势力扩张,成为重要目标,同时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中国也开始逐步调整对新加坡的政策,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也对中国释出善意,1971年10月25日,新加坡发表公告,并在联合国投票赞成当时由阿尔巴尼亚提出的,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的方案,1975年3月,李光耀派新加坡外长拉惹勒南率代表团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抱病接见了他们,并且认出了20年前,万隆会议上采访过他的李炯才,得知当年的那个报社记者,现在已经是新加坡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周总理非常高兴。
李炯才:(我们)跟周恩来解释,新加坡的地理环境都是很多排华的,我们不能够承认中国,让他们先承认,我们最后,我们这样安排的,所以后来一个个的,新加坡最后承认。
解说:那次会面,也拉开了新加坡与中国从敌对走向关系正常化的序幕,新加坡也借这次访问,向中国表达了两国建交路上,所面临的阻碍。
李炯才:后来我们走了不久,周总理就去世了,我就带李光耀去中国,第一次,1976年见了毛主席。
解说:在李光耀之后的回忆录中,他把与周恩来的擦身而过看作是人生中的一大遗憾,不过那一次访华,李光耀一行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冻结的中新关系也迎来了破冰的时刻。
杜平:中新两国关系本来就是千丝万缕,华人占大多数的新加坡,从历史上就与中国同属一源,虽然远在南洋,却见证和参与了近代中国的艰辛发展的历程,而抽身出来整理散乱的时间碎片,我们更会发现中国与新加坡之间,原来还存在着那么多的机缘巧合与似曾相识。
解说:中国沿海百姓下南洋自古有之,到晚清时期南洋的华人人数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柯木林(新加坡历史学者):根据1881年海峡殖民地的人口调查,当时的华族人口已经有八万六千人,八万六千人,在1886年的时候,已经增加到15万人,这一批华人迅速增加的结果,形成的在东南亚这一代已新马为主,尤其是新加坡算是华人势力最集中。
解说:清政府派人到新加坡巡查之后发现,这里的华人经济实力雄厚,而且虽然远在南洋,但心依然向着故土,因此提议在此设立领事,便于管理和协助这里的华人,这个时期新加坡呈现出清政府与英国争夺华人控制权,互相施加影响力的局面。
柯木林:(英国)他就来设立一个叫做华民护卫司,等于英国人在这里设立的一个特别政府部门,来管理华人事务的,华人护卫司先设立,然后才批准你中国领事设立。
解说:在此期间,洋务运动正在中国大地上布向巅峰,身在新加坡的华人也有幸目睹了清政府,这一老旧机器的最后一次转动。
柯木林:北洋水师来过新加坡,前后总共有三次,第一次来的时候,来新加坡主要是因为当时洋务运动,成立海军,跟英国、德国买船,在新加坡停留补给的一个中转站,第二次是在1890年4月的时候,这个是北洋海军成军之后,第一次拿到李鸿章的红头文件,正式的文件,又来南洋一带巡视,目的是宣扬国威。
1894年3月这一次北洋水师来新加坡,六个月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在1894年9月的时候爆发距离离开新加坡才六个月的时间,全军覆没。
解说:号称当时亚洲最强的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晚清政府最后一次试图扭转弱势的挣扎戛然而止,十几年后武昌城的一声枪声也预示着清政府的统治落下帷幕,而这一场革命的领导者也与新加坡有着特别的渊源。在新加坡的广东民路,一排排南洋风格的古旧小楼之间,同德书报社的牌匾就在其中,醒目而又饱经沧桑,走进屋内,迎面映入眼帘的孙中山铜像挂着的“中山先生纪念馆”牌匾,显示了这一书报社的不凡身份。
湛承宪(新加坡同德书报社社长):这个书报社的成立,主要是孙中山先生,他所接触的华侨里面他就发现到年轻的一代,对祖国的认识一点都没有,连华文字讲华语都不能够。他认为这些就是将来建设新中国的人才,他就提议能不能够找一个地方,来教育他们,让他们有一个好的环境,来看来念华文。
解说:孙中山曾多次来到新加坡,谋划国内革命筹措经费,他将新加坡定为同盟会在南洋的总基地,也可看出他对这个地方的华人社会的重视。于是,同德书报社的设立作用相当于同盟会及之后国民党在南洋的文化和宣传组织,这一时期,新加坡还没有形成国家的概念,新加坡的华人大多都还效忠中华民国,大家心里都有着“落叶归根”的观念。这样的观念直到日本侵略战争的爆发,同仇敌忾保卫新加坡的呼声,激发了新加坡人对这片土地的珍惜,随着1950年代新加坡取得自治,又于1965年正式建国,从此之后新加坡这一以华人为主的多种族国家得以以崭新的面貌和角色重启与中国的关系发展。
新加坡,新加坡外交,1975年,小国外交,海峡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