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0 08:58:00|来源:海外网|字号:
在李光耀完成对中国的首次访问之后,中新两国之间的阴霾逐渐散去,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据知情人回忆这次会见成为李光耀的“一次难忘的经历”。特别是邓小平听了李光耀批评甚至是责难中国在华人和共产党问题上的政策做法后,不仅没有批驳反而问道,你要我怎么做,这使李光耀为之一震,邓小平惊人的谦虚坦诚和敢于正视批评的勇气,赢得了李光耀的敬重和信任。在邓小平对新加坡的那次访问之后,中国国内舆论对新加坡的评价有了微妙的变化。一年之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就这样,一个更开放自由的中国的出现,也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开始逐渐融入国际大家庭中,中新关系也越加明朗。
新加坡刚刚建国之时,面临内忧外患,资源匮乏又要时刻警惕敌对邻邦的入侵,没过几年,驻扎在新加坡的英军又提出撤离,更加让新加坡领导者觉得,打造一支新加坡自己的强大国防力量的必要。
李炯才:独立以后,我们要训练我们的军队,没有军官,叫美国英国大家都不理,以色列(说),来我训练你们。
严孟达:那时候以色列就有向新加坡表示说,愿意帮助新加坡成立武装部队,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以色列)军官在新加坡武装部队里面,新加坡也有一些军官到以色列受训的。
解说:欧美不愿帮手,以色列主动伸出橄榄枝,但是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外交难题。
李炯才:你要接受它训练,你就要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就得罪阿拉伯国家,所以什么人去安慰阿拉伯国家,就选到我,我发现埃及人最重要是面子,你留个面子给他,我就告诉拉惹勒南,你要承认以色列你要说你反对以色列占领别人的国家,他就这样做了没有事情了。
解说:与以色列的合作为新加坡军事力量的起步奠定了基础,不过,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周边环境复杂等问题,成为新加坡的先天缺陷。
严孟达:新加坡的部队的受训因为受到空间的限制,战斗机飞上空就是别人的领空了,所以战斗机飞行员都是在外国受训在美国买飞机就在美国受训,在澳洲在澳大利亚,在欧洲都有,陆军的受训也有在好几个地方。
李光耀(新加坡建国总理):谁说我们不脆弱,如果我们不脆弱为什么年复一年,要把国内生产总值的5%到6%用在国防上,难道我们疯了,我们的政府是很节俭的我们都很清楚。
解说:根据近年数据显示,在亚洲新加坡国防预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次于朝鲜,军人占人口比例及后备役期限也仅次于朝鲜。
严孟达:因为新加坡国民服役,从以前一开始是两年半的,我在服役的时候是两年半的,现在几年前开始缩短到两年,两年还是在全世界还是最长的,因为现在台湾也不过几个月,瑞士也是几个月时间。
解说:2012年,新加坡又使用国家预算中的24%约97亿美元进行国防建设,以潜艇来说,日本海上自卫队有16艘,韩国8艘,而城市国家的新加坡海军居然拥有6艘,吨位大小和性能与日韩相比并不逊色,在空军战机方面,新加坡空军最新的主力是美国F-15SG战机,数量多达24架,亚洲另一个使用国韩国为40架,套用李光耀的话,新加坡不是新西兰,他曾经提到新西兰因削减开支和重整战略,把空军缩小到只剩50多架战斗机,主要用在海上巡逻和运输方面,相比之下,新加坡的空军拥有超过400架战斗机来保卫仅有710平方公里的国土,当拥有了足够的军事权力之后,新加坡的领导者也很清楚,军事权力是平衡政治的筹码,二者的作用缺一不可。
李光耀:我们不脆弱吗,他们只要围堵我们,我们就死定了,我们的海道若被印尼切断商业活动就全部停顿,我们是怎么回应,是联合国理事会加上自身的国防力量,及同美国签订的战略框架协定。
解说:对于新加坡外交哲学的形成,执掌新加坡最高权力长达30年的李光耀居功甚伟,他没有采取一般小国为求生存而与大国结盟的方式,不一面倒靠向某个特定大国,反而积极推动新加坡获取权力和权力平衡的策略。当美国势力横扫东南亚,他欢迎苏联介入,1966年新苏签订了贸易协定,1968年与苏联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苏联将它在亚洲最大的大使馆设在新加坡,新加坡首任外交部长拉惹勒南曾公开表示,新加坡欢迎苏联和日本在内的地区外势力在新加坡和东南亚的利益增长,如果本地区只受制于一个大国新加坡会面临严重的麻烦。
陈企业:两只大象在吵架的时候,小国就好像地面上的草,给你糟蹋,我们找地方躲,游离在这两只巨象之间,两个大象造爱了我们也会给你压扁了,所以我们都要为自己找定位。
解说:当美军深陷越战泥沼,李光耀又成为为数不多的美国越战支持者,从1960年代末期,新加坡支持美国的越战政策允许美国军舰到新加坡补给和进行小规模休整。1970年代,美新关系更进一步,但是新加坡考虑国际关系中的平衡,并未向美国一面倒,因此未让美国驻军。同时,尽管新加坡非常需要军事援助,却仍然刻意向美国以外的国家引进军事装备,在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下,新加坡游刃有余,逐步走出建国初的困境。而几十年后,小小岛国已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小红点,而是能撬动大国外交的杠杆轴心。
新加坡,新加坡外交,1975年,小国外交,海峡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