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新加坡>> 正文

郁达夫另一面:新加坡华侨抗日第一人被日寇杀害

2015-09-02 09:19:00|来源:新华网|字号:

  “精诚团结,持久抗战”

  70年了,当我们站在今天的国际地位和大国立场上,再来分析那场战争的伟大胜利,越发能感慨郁达夫的“世界眼光”和“民族胸怀”:

  “精诚团结,持久抗战,区区倭寇,何难一鼓荡平?唯战线后之生产问题,战胜后之建设问题,却为我民族目前之最大课题。”——1937年《“九一八”六周年的现在》

  “立国在这物质文明进步极速的时代,自然须注重科学……但是人格的修养,精神的健全,是创造物质运用物质的根底……”——1939年《语言与文字》

  据介绍,1939年至1942年间,郁达夫共发表了400多篇支持抗日和分析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的文章,针砭时弊、富有远见。

  “父亲认为,抗战最大的目的是求得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与国家的独立完整,策略是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郁达夫小女儿郁美兰说。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背负国仇家恨的情况下,郁达夫依然能冷静、辩证地剖析中日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虽有干戈杀伐的不幸,但民众与民众间的同情,也仍是一样的存在着……”郁达夫研究学会副会长苏立军说,1940年,郁达夫在《晨星》副刊上发表《敌我之间》一文,坚定地指出,“中国的民众,原是最爱好和平的;可是他们也能辨别真正的和平与虚伪的和平的不同。”

  “祖父带给我的最大精神财富,除了爱国,就是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广袤的视野。”郁达夫的孙子郁伟说,虽然郁家后人从文者少,但并未忘记继承先辈遗志。“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希望更多中国人能通过语言文化的‘武器’,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1942年,郁达夫在《离乱杂诗》中写道:“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70年前,以郁达夫为代表的爱国先烈,时刻准备着为抗战而牺牲。70年后,我们深刻缅怀,依然时刻准备着为国“挺身而出”。

  “早期的浪漫主义、中期的避世心理、晚期的积极抗争……这些都是郁达夫忠实、根植于内心的创造,因此也更能感染人心。”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区委书记姜军说,以富阳为起点,从官方到民间,各种各样关于郁达夫的纪念经久不息。

  在郁达夫烈士殉难70周年纪念会后,杭州市富阳区文联还组织了以“人格、良知、气节”为主题的文艺界人士座谈会,与会代表们认为,如何看待作家与时代的关系?郁达夫已然树立了坐标与象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高远东说,郁达夫身上,首先体现的是风格——其文学创作是中国所有现代文学作家中辨识度最高的一个;其次是风度——展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从传统革新、公私雅俗、国难家仇等矛盾中产生的精神涅槃与人文救赎;最重要的是风骨——创作起源于觉醒,升华于战斗。“从病弱、颓靡,到刚健、强大,犹如近代中国民族性格的缩影。”

  1945年8月29日晚,郁达夫正在家中会客,突然就被日本宪兵带走,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我们去找啊,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印尼华侨曾连发,70年前曾接受过郁达夫的救助,弥留之际他依然牵挂着郁达夫的归宿,“如果找到他了,我一定要去看看。”

  富阳、福州,新加坡、印尼……“青山有幸埋忠骨”——即便先烈的遗骸已然无处可寻,浩气英魂将永远浸润故地的每一粒石块、每一朵鲜花、每一捧泥土。(俞菀)

(责编:孙露文)

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郁达夫,杀害,日寇,新加坡华侨,区文联

聚合阅读

猜你喜欢

一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