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7 14:19:44|来源:海外网|字号:
1894年3月,北洋舰队最后一次访问新加坡。这是当时新加坡首家华文日报《叻报》的报导。
1894年3月9日, 北洋舰队将官在新加坡同济医院出席公宴。六个月后,甲午海战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我对甲午战争感兴趣是受影片《甲午风云》的影响。这部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历史片,1966年在新加坡上映时,极其轰动。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总共看了8次。对影片中邓世昌的民族英雄气概,留下深刻印象;对民族败类方伯谦,更是深恶痛绝!
那时我还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班上同学拿了一本杂志来兜售,书刊内有一篇文章,题目是 <甲午前夕北洋水师访问新加坡记>,同学们即以此文为号召,要我买一本。因为喜欢《甲午风云》这部电影, 而影片中的主角北洋水师竟然还访问过新加坡,十分兴奋。购买后阅读,对该文那笔锋带感情的句子,永铭心坎。从那时开始,又就对北洋水师特别感兴趣,也对甲午战争着迷。于是不断收集有关甲午战争的资料。世事就是难料,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日后对我学术研究有重大影响,蜚声国际的南洋史学界泰斗陈育崧 (1903-1984)。
大学毕业后,趁在中国工作的机会,特意造访了所有跟甲午战争有关的历史遗迹。从广州的邓世昌故居,到福州的马尾船政学堂(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威海的“定远号”风景区,刘公岛的海军公所、北洋海军提督署、铁码头,乃至天津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也参加了2009年5月20日在山东威海举行的“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学术研讨会”,遇见了北洋海军将领丁汝昌与刘步蟾的后裔。凡此种种,加深了我对北洋舰队与甲午海战的感性认识。
从1966年第一次认识甲午战争,认识北洋水师,到2009年参加北洋海军的学术研讨会,43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参加北洋海军的学术研讨会归来后,即将这些年来收集有关甲午战争的资料整理出来,完成了一篇洋洋洒洒,约4万2千字的学术论文〈北洋水师访问新加坡的历史反思 --兼谈甲午海战时期的北洋舰队〉,发表在新加坡历史悠久的学术刊物《南洋学报》(第65卷, 2011年8月)。这篇文章有关北洋水师访问新加坡的章节,也被选入《北洋海军新探》(戚俊杰 郭阳主编)一书中,2012年10月由中华书局在北京出版。
新加坡 甲午战争 历史 管理 实战